所謂一方水土養一方人,不同地區的人的整體性格差異,主要源于不同的地理環境。因為地理環境不同,人們可利用的資源相異,就會演化出不同的經濟文化形態,最終這些社會形態導致個人的社會化過程不同,所形成的生活習慣,文化也就景象萬千了。咱們國內北方人跟南方人就是兩個截然不同的社會群體!
今天小編就帶大家了解北方跟南方的本質上的區別,平心而論,我覺得南方人的生活耐受度要遠超過北方人,雖然南方人來到北方也會有諸多不習慣,但大部分都可以忍受,但是很多北方人去了南方就表現得更加抓狂了。
伴隨著近來的持續降溫,全國進入速凍模式,南北方人民的生活差異又雙叒叕成了大家最愛討論的話題之一。
1、氣候
南方以熱帶季風氣候和亞熱帶季風氣候為主,夏季炎熱多雨,冬季熱帶季風氣候區域氣候溫暖,亞熱帶季風氣候區域氣候寒冷;北方以溫帶季風氣候和溫帶大陸性氣候為主,沿海地區為溫帶季風氣候,夏季炎熱多雨,冬季寒冷干燥,海洋性明顯,北方內陸多為溫帶大陸性氣候,大陸性明顯,氣溫日較差,年較差大;北方和南方的氣候分界線為秦嶺淮河線
這一定是最讓北方人不能忍受的事情了,南方人來北方之前一直覺得北方人都特別抗凍,沒事就零下十幾度的,想想都可怕。結果來了之后發現北方的冬天那叫一個舒服!只要在室內,那就是春天甚至夏天,即便是出去,只要沒風,多穿一點,隨便零下多少度都不是個事。但是南方的冬天,即便是零上一度,也足夠把北方狼凍成狗,
如果只是沒有暖氣,還可以勉強接受,如果在加上一個潮濕,簡直就是雙殺了,北方人都是仙人掌,沒有暖氣活不了,水分大了也活不了。
2、語言
雖然北方也有諸多方言,但大概還能聽明白,可是到了南方,尤其是江浙和閩南,你簡直就是個聾子,完全不知道這些和你長得差不多的生物在說什么,那真是一個字都聽不懂??!
南北語言制造不只是戀愛矛盾,但凡南北溝通,都可能造成或多或少的不暢! 日常溝通都是坎兒,一個不小心,就是二臉懵逼,真心的想說一聲,難為各位南北親友了。
掉了丟了,二臉懵逼,面面相覷。
難道你身邊,有她看不見的人嗎?
喝不起
我:溜了溜了
老鐵們見識到南北語言差異有多大了嗎
所以說啊南北交往真不是易事兒,要長時間的相互磨合
3、飲食
南北方生活習慣的差異集中體現在飲食上,華東的清淡,廣東的甜,西南的麻辣酸,都是北方人望塵莫及的,而且南方人民尤其是廣東人民啥都敢吃,北方漢子都得慫。
就說面條,北方多是干面,過水后加鹵加醬,南方都是湯面,講究個湯頭。相互都覺得彼此是異教徒。
涮鍋也是,老北京一口銅鍋清水,重慶人一盆紅油。
再有就是撕逼不斷的甜咸之爭,粽子該不該有肉的爭論。
除了飲食本身,吃的習慣也差異很大,北方人飲食時間更為規律,食有時,三餐正點吃,而南方人隨意很多,路上走走吃吃,夜宵也是花樣百出。這些年南北融合了很多,早年間來北京讀書的時候要哭死,8點以后難得找到買吃的地方。
驚不驚喜,刺不刺激!
盡管南北方的小伙伴們有著那么多的差異,但是我們跨越了南北的界線,在這里相遇,這些小小的差異需要我們用心去磨合,在彼此相處中互相感動、互相包容。
在平時生活中,我們要做到相互尊重,相互理解,相互包容。正所謂“各美其美,美人之美,美美與共,天下大同”。在五湖四海,我們相親相愛,一定能幸福的生活在一起,共創和諧社會!